作者:曾洁
来源:华西都市报
清镂空暖砚(四川博物院藏)/图源网络
清高丽暖手瓷壶(四川博物院藏)/图源网络
清乾隆珐琅夔龙团花海棠试手炉(四川博物院藏)/图源网络
古人的冬季轶事
“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汉宫仪》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倒春寒的时节依旧凉意不断,大家继续着“北方靠暖气、南方靠一生正气”的习惯,如果能像唐代诗人白居易那样喝着小酒、烤着火炉,小日子幸福得就要冒泡了。
没有空调、暖气,也没有电热毯、保温杯,古人如何有情调地度过寒冷的冬天呢?汉代的皇后们住在花椒和泥涂成的椒房殿,不仅暖和,还能防止虫蛀。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描述河北观鸡寺的地暖,房外点火房内暖和,后来紫禁城的地暖与之如出一辙。
除此之外,古人出有手炉、入有火盆,浴室洗澡有壁炉,写字读书有暖砚,林林总总的取暖神器,不仅造型精美,还非常实用。
◎秦宫浴室有壁炉
别以为地暖是现代人的发明,其实古代的工匠在建筑中埋藏了取暖设施,秦朝皇宫里就有了壁炉和火墙,魏晋时期的住宅遗址里就有了火炕,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记载了地暖。
古代建筑通过火源传递热量,加热空气,最早是“地上升温”,后来是“火地取暖”。年,考古学家在秦朝都城“咸阳一号建筑”遗址曾发现了3处壁炉,专家推测,其中两个壁炉还安装在浴室里面,方便后宫女子冬日洗澡。
以装有壁炉的第8室为例,壁炉取暖的设计非常讲究。壁炉的左侧有贮存木炭的凹槽,炉身用土培砌成,炉膛的设计方便炉烟迅速排出去。在这间房屋附近的卧室里,不仅墙壁上有精美的壁画,还出土了陶纺轮等女性消遣用品,据此推测,第8室应该是后宫女子的专用盥洗室。而在接近最大的一个房间发现了单独的壁炉,则应该是秦皇的独享。壁炉里主要烧炭来御寒,并且将出烟孔放在室外,避免一氧化碳中*。
此外,在秦朝兴乐宫的遗址中还发现了火墙,火墙已具备了暖气的雏形。聪明的宫廷建筑师们将宫墙砌成空心,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墙的内侧与灶相连通,添炭火的灶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仆人在殿外烧上木炭火,热力就顺着火墙输送到整个大殿。这种火道还可以直通皇帝的龙榻和其他妃子的寝宫,形成“暖炕”与“暖阁”,使整个宫殿都沐浴在“皇恩浩荡”中。
在此基础上,明清时期开始流行地暖。工匠们在殿内地面下铺设砖石砌成的循环烟道,烧炭形成的暖气沿着主烟道、支烟道分流到各个房间,让人一走进整个宫殿就很暖和。冬天的皇宫到底有多暖和?乾隆诗作《冬日偶成》写道:“人苦冬日短,我爱冬夜长……敲诗不觉冷,漏永夜未央。”宫里有了地暖,寒风刺骨、滴水成冰都不妨碍乾隆爷趁着夜色诗兴大发。
从北京故宫到沈阳故宫,明清皇家都在使用地暖,诸如养心殿、三希堂,里外两间各不过四平方米,聚暖效果奇佳。道光皇帝有诗云“暗热松枝地底烘”,写的就是受热均匀、温度适宜的地暖。这种地暖的设计,将灶口、排烟道安装在室外,既避免烧炭污染室内空气,又能防止煤气中*,皇宫贵族们享受了安全、舒适、温暖之余,只是苦了殿外点火烧炭的宫女太监,想必他们和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有得一拼,“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值得一提的是,地暖并非明清人的首创,早在魏晋时代就有“火炕取暖”的法子。在吉林省通化市万发拨子遗址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3座魏晋时期的火炕遗迹——早在年以前,东北人就已使用火炕。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曾描述过河北的地暖,他发现观鸡寺大堂石头做成的房基里面连通,从侧面屋外点火,热气往石头房基里流动,大堂就暖和了。
◎汉武帝造温室殿
不少读者第一次听说“椒房殿”,源自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
根据现有的文献记载,椒房殿是汉代宫殿建筑,在西汉都城长安城内,属未央宫建筑群,是皇后所居之所。汉高祖七年(公元前年)长乐宫基本建成,刘邦从临时都城栎阳搬到长安入住长乐宫,当时的皇后吕雉就住在长乐宫的椒房殿。汉惠帝即位之后,未央宫完全建好,此后的皇后如张嫣、窦漪房、“金屋藏娇”的陈阿娇等人,都曾居住在未央宫的椒房殿。
“晚妆静卸*金驱,彤幕沉沉椒殿秋”,后宫女子的宫廷生活跃然纸上。椒房所用的椒即花椒,既是常用调味品,又是中药材,好端端的墙上为何要涂抹花椒呢?会不会呛鼻子?《汉宫仪》记载,“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由此可知,椒房殿至少有两大功能,既可以防寒保暖,又能保持芬芳。古代的工匠将花椒捣碎和泥之后,还加入了一些花草植物,制成墙壁保温层。
花椒不仅馨香,还多籽,具有“多子多孙”的寓意。汉代皇室藏书的地方也设有椒房殿,一来为皇子们创造一个读书学习的幽雅环境,二来室内保持恒温又防蛀虫,能延长图书的寿命。
汉代的后妃住在椒房殿,那皇帝住哪儿呢?人家有高大上的温室殿呢。《三辅*图》记载:“温室殿,武帝建,冬处之温暖也。”汉武帝时建立了一座温室殿,位于前殿之北,冬天时供皇帝居住,殿内不仅有花椒墙,还有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防寒保暖设备。《西京杂记》上对这种温室殿的构造有详细的描写:“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
发明了地动仪的张衡,其实还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他在《西京赋》中提到的“朝堂承东,温调延北”就是温室殿,是皇帝与重臣议事、接待来宾的重要场所。殿内的墙壁上挂着华丽的壁毯,地上铺着厚软的西域毛毯,内设翡翠宝石镶嵌的屏风,大雁羽毛做成的幔帐,温暖如春,奢华至极。
虽然花椒的保温效果有待考证,但这并不妨碍后世对宫廷奢华的效仿。据《世说新语》记载,西晋大土豪石崇家里也建有类似的温室,“以椒为泥涂室”。而且在文学著作中,椒房殿屡屡出现,晚唐诗人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中的“椒缀新香和壁泥”,宋代王珪《宫词》中“香壁红泥透蜀椒”,《红楼梦》五十回《芦雪广即景联句》中林黛玉的“香黏壁上椒”,都提到了富贵人家用椒泥涂墙的现象。
◎苏东坡赠友"汤婆子"
在风靡一时的清宫剧《甄嬛传》中,到了白雪皑皑的冬天,各宫小主们手中都抱着一个精致的小炉子,做工精美,令人羡慕。手炉是后宫嫔妃以及文人雅士常备的暖手神器,结构分外壳和内胆两层。外壳可根据需要用不同的工艺制作和装饰,内胆一般为铜制,架于外壳的口沿之上,以备燃炭。热量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进行传导,抱在手里既温暖又不烫手。
这种用于暖手的小炉子,随着唐朝“西凉国进炭百条”而出现,炉内放有炭火或者尚有余温的灶灰。到了明清时期,手炉已非常普及,不但造型丰富,圆的、方的、花篮状、南瓜状层出不穷,五蝶捧寿、梅兰竹菊、喜鹊绕梅等众多纹形与炉身的福禄喜寿、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图案相得益彰,不仅具有暖手的功效,还是冷色调的冬日里一抹扯眼球的装饰品,令如今的充电暖手宝相形见绌。
四大名著中,《红楼梦》里对古人取暖的描述最有画面感,丰富到了衣食住行多个层面。例如,贾宝玉的招牌冬装当属大红猩猩毡,相传是用猩猩血染成的名贵的毛毡,御寒效果一流而且布料永不褪色。贾府冬日里的饮食也非常讲究,贾母吃牛乳蒸羊羔,公子哥、姑娘们则一起烧烤新鲜鹿肉,用这些热量大的肉食来进补。住有暖阁、地炕、汤婆子,行则有手炉移动保暖。
清朝时手炉已经是工艺品,轻便小巧,可以装在袖子里。《红楼梦》中手炉出现了几次,贾宝玉上学堂,要携带手炉,黛玉出门,也有丫鬟雪雁体贴地送手炉,几乎是出行必备、老少咸宜的神器。
现在常用的热水袋,其实在古代也能找到原型,就是出现于宋代的足炉,又称为“脚婆”、“汤婆子”。普通的老百姓家无福消受花里胡哨的手炉和价格昂贵的炭火,只能用锡或铜制成一种椭圆或南瓜形状的瓶子,里面灌满热水,临睡前放进被窝里焐脚。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对足炉爱不释“脚”,还把它作为礼品送给好友杨君素,写信叮嘱道:“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衾裹之,可以达旦不冷。”
◎溥仪用火盆中了*
无论是宫斗剧,还是宫廷画,但凡到了瑟瑟寒冬,都少不了火盆的身影。这种可以置于宫殿或庭院中烧炭取暖的神器,亦称“炭盆”。
宫廷中的火盆与老百姓家的火盆有何区别?寻常百姓家的火盆一般是用泥做的,传热慢但保暖性能非常好。在故宫博物院浩瀚无垠的藏品库中,有一件掐丝珐琅火盆,造型十分精美,象征着皇权的奢华。这件火盆直腹微鼓,平底微下凸,三足兽蹄形。板沿上下及腹外壁施以天蓝色珐琅釉,采用红、娇*、碧绿、草绿、宝蓝、白、藕荷等多种色釉,沿面以折枝莲纹为间隔,逆时针方向依次装饰轮、螺、伞、盖、花、罐、鱼、肠等八宝纹,沿下及腹壁装饰缠枝花卉。
火盆主要有掐丝珐琅和铜两种材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经常可以见到为掐丝珐琅火盆配座或将其梅洗见新的记载。前文提及的这件掐丝珐琅火盆,花纹装饰皆采用乾隆时期典型的双钩掐丝技法,所掐铜丝粗细均匀,可以推断是清代中期的杰作。火盆三足鼎立,足部通体鎏金,与盆之间由螺丝连接而成,十分稳固。
《雍正古装读书图》描绘了雍正皇帝身着汉装坐在火盆旁读书的情景。他右手拿书,跷着二郎腿,左脚踏在火盆边沿上。鎏金象首足火盆内烈火熊熊,火盆上还插有用来拨弄火盆里炭的铜箸,其乐融融。
其实,火盆除了烧炭取暖之外,还被脑洞大开的古人玩儿出了花样。他们在火盆里烧松枝,可为居室添香,香薰取暖二合一。也有人在火盆上放水,为干燥的冬日手动加湿。《红楼梦》里,晴雯生病的时候,宝玉用火盆为她煎药,后来黛玉“焚稿断痴情”,用的也是火盆。
不过,火盆也不安全,有时候会逼着你在保暖还是保命中作出艰难的决定。
明、清时期的皇宫都安在紫禁城,冬季十分寒冷,所以宫廷取暖及防火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火盆是用炭火取暖,未尽灼炭要遵循“即行埋灭,贮坛,贮在炉炕洞内,预备次日再用”的操作规范,稍不注意就会引起火灾。清嘉庆二年(公元年),管理乾清宫取暖用火的太监郝世通,把炉里的炭闷灭后,随手倒在了楠木隔山旁边。没想到炭火死灰复燃,清宫木结构建筑很快烈焰冲天,整个乾清宫、交泰殿、宏德殿、昭仁殿都付之一炬。嘉庆帝龙颜大怒,当即把郝世通送刑部处死,对与此相关的25名太监也分别予以严惩。而《溥仪日记》则记载了自己的囧事:年1月7日,夜里1点多突然醒了,很不舒服,“方知已受煤*”。溥仪被人扶到了前屋就晕过去了,在他寝室服侍的两个太监也晕倒了。日记里写的“煤*”,大概室内空气不流通导致了一氧化碳中*。
聪明的古人还在火盆的基础上发明了熏笼,是种罩在火盆上的罩笼,一般用竹篾条编织,相当于古代的香薰机。白居易在《宫词》一诗中提及了熏笼,说明唐代已经开始使用这件神器:“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熏笼利用冒烟喷烟来为室内加热,如果添点香料还能熏衣、熏被,御寒怡情一举两得。《红楼梦》中薰笼的出场频率颇高,丫头们经常围坐在薰笼旁叙家常,例如第五十一回,“晴雯只在熏笼上围坐……麝月道:他素日又不要汤婆子,咱们那熏笼上暖和,比不得那屋里炕冷,今儿可以不用”。
◎写字时,砚中点燃蜡烛
相比普通百姓,文人雅士的御寒妙招,就显得比较有情调。李清照在《醉花阴》里记载“瑞脑销金兽”,瑞脑相当于小熏炉,点燃时不仅香气浓郁,而且烟气甚小,既保暖又醒脑。清代文学家李渔在《闲情偶记》里还记载了在椅子下面设计了一个抽屉,内置炭炉,这样一来读书写文就不怕坐冷板凳了。
从古至今,文人骚客兴致所至,随时都想挥毫泼墨。不过到了寒冬腊月,刚磨好的墨很快就被冻住了,这就有点尴尬。出现于宋代的抄手端砚,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古人如果在冬天写字,可以将手伸进砚中点燃一根蜡烛,墨汁就不会迅速冷凝。这种砚台的底部掏空,前端和两侧留边与砚堂相连,三边如足,平整着地,手可插入,便于移动。在这个空间内,可以放一根小蜡烛,缓缓加热墨汁。
在四川博物院的一次古砚鉴赏会上,院方拿出了压箱底的文物,其中一枚清代镂空暖砚,与手动加热的抄手砚相比略胜一筹。这方暖砚四周紫铜镶边,底部鎏金工艺,无不显示出原持有者的尊贵地位。
研究文物30多年的川博专家甘晓,第一次看到这方暖砚便爱不释手,细细把玩之后才发现其中的匠心,“从器形上推断,这件文物极有可能是乾隆年间的宫廷物件,至少也出自大户人家、书香门第,雅到这种程度,一定还有其他文房用品与之相匹配。”
类似的暖砚,在故宫博物院也有收藏,明正德款碧海腾蛟铜暖砚就更为精美了。这方铜质暖砚由砚身、匣盖、暖屉组成,并无砚石,主人直接在铜质砚面上研墨。砚身下层的暖屉用于燃烧炭火,可防止砚面墨汁在冬季冻结。砚身下壁有活动插板,将插板抽出,可任意取放暖屉。
这方暖砚各处均铸有精美的画面,砚面上部为“碧海腾蛟”图,砚身四面立壁分铸“月中折桂”图、“枫宸献策”图、“玉陛趋朝”图及梅花图,并配诗文。匣盖面为鱼跃龙门图,上部刻阳文楷书七言绝句:“山腰石有千年润,海眼泉无一日干。天下苍生望霖雨,神龙休向此中蟠。”并有落款,署“正德己卯(公元年)秋九月吉,赐戊辰进士同知扬州事平湖孙玺命工铸”。
传世暖砚以清代制造居多,此方不仅是少见的明代文物,纹饰格外繁复,铭文中还标示出砚主人的身份与制砚的具体时间,人文内涵更加丰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