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付费平台的创业者眼中,根本看不上这种带有娱乐和游戏性的直播竞答,在他们的内心还保持着某种知识精英的自尊。
文丨叶匡*
都说风口上猪也能飞,但无人预料到,“有奖知识问答”,竟可能成为下一轮风口。一夜之间,答题赚现金游戏,引爆了整个直播行业。从KK直播,到花椒、西瓜等多家直播平台,都推出了这种直播竞答:人人都可参加,答对就能分钱。
王思聪的一句“我撒币,我乐意”,似乎成了各平台竞争的暗号,“撒币”金额也一路飙升,从1万、10万到一场豪掷百万不等。不过,风口太火也易出事。比如花椒直播,就因将香港和台湾作为国家列入答案选项,而被北京网信办要求全面整改。
这让人想起10年前的那部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没钱的日子里,人们以幻想奇迹为乐。超低的参与门槛、病*式的邀请码传播,加上一天数次的竞答机会,让直播竞答很快风靡江湖。
各平台形式大同小异。以KK直播的“金榜题名”为例,每天在指定时间由主持人进行答题直播,一共12道题,每题有三个待选答案,限时10秒钟,全部答对者闯关成功,参与平分本期奖金。如邀请新用户下载登录平台,即可获得一次复活机会。
这些平台所提问题五花八门,从娱乐到文学、历史、数学、物理等各类知识。虽然题目难度不大,但由于答题时间短,知识面杂,凭一已之力答对12题并不容易。如yy直播,有一个问题就引来网友嘲讽,问“女性E罩杯的重量相于以下哪个动物?”答案是“一只荷兰侏儒兔”。
如此无聊的问题要想答对,显然太难。于是,三五好友组团,或邀请朋友获得复活码,成为增加成功机率的主要手段。这种“答题”“撒币”“复活”模式,无疑为直播平台在短期内迅速带来了大量新用户。对用户来说,直播答题是一种有参与感的新游戏,但对逐渐低迷的直播产业,等于又找到了一个吸引流量的新入口。
据说,直播竞答的引流效果非常明显。过去,对KK、花椒这些独立平台,难度最大的就是流量入口,所以它们会高价购进头部网红或电竞赛事。两年来,各直播平台除了秀场和游戏,再也没找到吸引流量和留住用户的新模式。从用户体验来说,目前的直播竞答,虽处于初级阶段,但显然它要比电视或传统直播,有了更强的互动性,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对平台来说,直播竞答争夺的不只是流量,在吸引到足够流量后,则可能通过此举突破直播的瓶颈,找到直播行业的新业态。有的平台,可能从直播竞答转身到互动综艺;有的平台,则可能转身成为电商或广告平台。很显然游戏能获得的奖励,并不只是奖金,奖品还可以是电脑、电视甚至是房产;未来这些直播平台之间,甚至可以组织联赛,捧红一些竞答选手,都是有可能的。
对企业主或广告主,有即时场景,有
年刚开始,第一个风口就被疯狂烧钱的各家直播平台推了起来。比如花椒直播在1月5日推出的《百万赢家》,还有今日头条旗下的《百万英雄》以及映客的《芝士超人》,包括王思聪此前在微博宣传的冲顶大会等等,在线答题就这样成为了百万人瞩目的一项全民娱乐活动。
不仅参与人数高达百万,专场奖金也在走向百万之路,花椒直播在1月6日单场打破万记录之后,1月7日晚以及2月7日将分别再开一场,而火山、映客等此前也已开启过百万专场。
简单梳理一下便可了解,在这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堆砌起来的风口之下,逻辑也并非那么复杂。
第一个逻辑:烧钱大战,而且越烧越高,单场最高达万
那么现在已经高到一个什么程度了呢?据了解,在1月6日,也就是前天,前三场花椒直播的《百万赢家》场均10万奖金,但在23:25分的加场活动中,花椒直接将奖金推到了万元。值得注意的是,火山和映客之前的奖金分别到过万和万,按照这个数字来计算,万元已经是单场最高的奖金数额。
为什么花椒敢于打破单场奖金记录,可能由于火山、映客已经抛下引子,唯有一山还比一山高才能镇得住对手,而花椒又不想输掉气势。
看来,在线答题三国杀的局面似乎逐渐清晰。那么今晚花椒的百万专场可能会再次引燃战火,火山和映客又将如何应对,值得期待。
为什么直播APP要烧钱做在线问答,一来烧钱是获取用户的最快手段,不仅能够增加曝光率,而且还能带动直播平台的整体活跃度;二来烧钱可狙击竞争对手,还能稳固自己的市场地位,花椒敢于拿出单场最高万奖金也是这个道理。
第二个逻辑:两极化共赢
在线答题仅仅兴起几日,便开始出现答题模式的分化现象。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在昨天的百万场答题活动中,西瓜上仅有23人答对所有问题,人均奖金高达4万多。而映客人均奖金多元,场均万人参与的花椒则是人均奖金65元。
可以看出,各家在线答题的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这主要与题目的难度有关。一极是西瓜这样的“超智人群筛选”,难度之高让人咋舌,一级则是映客和花椒这样的“普惠式答题”,他们的题目也相对简单。从参与者的角度来看,这场零和博弈下,普惠式答题活动可能更有利于绝大部分参与者,毕竟能拿到实实在在的钱。
第三个逻辑:娱乐化效应,可观赏性逐渐提高
单纯的知识问答并非直播平台的基因,所以借助直播的特性,部分直播平台也开始邀请众多明星助阵,娱乐化效应凸显,可观赏性逐渐提高。
比如花椒的《百万赢家》与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进行合作,答题获胜者均有机会参与《一站到底》节目。而西瓜视频的《百万英雄》活动也邀请了不少著名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来主持活动。映客的《芝士超人》同样也邀请了湖南卫视和吐槽大会的部分明星主持人来充分调动活动的热度。
明星效应与直播平台的导流逻辑相同,除了奖金因素外,这也是为什么花椒、映客等能够吸引那么多参与者的原因。
在这三大逻辑下,烧钱是在线答题风口成型的主因,但是连续豪掷百万+奖金不禁让人生出疑问:在线答题的风口效应又能持续多久呢?
体验和盈利是未知数,风口持续性有待考证
互联网风口成型的逻辑向来与资本的大量入场密不可分,共享经济就是一个典例。从在线答题发酵的时间来看,现在只是开始,但是这股风能吹多猛,是否会停下,可能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首先,在线答题为参与者带来的体验。在这些在线答题活动中,用户的主要体验还是来自于奖金分配。即使所有人都在垂涎西瓜的4万多元人均奖,但用户始终是理智的,一次答题之后,西瓜可能就被冠以“地域模式”的称号。相反,花椒和映客的在线答题活动能满足更多的参与者,让他们在每一次的答题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
由此看来,虽然用户体验主要取决于奖金高低,但在线答题已经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不同目标的参与者能够带来不同的体验,在这一前提下,在线答题的风口效应可能也会持续一段时间。
其次,烧钱的频率。众多周知的是,一路高涨的烧钱数额已经把这个风口加热到一个高温状态。再者,在线答题活动每天都有十几场,这个频率已经相当惊人,甚至让参与者陷入了决策困境。
但问题在于,烧钱是有尽头的,当这种吸引流量的活动手段没有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时,在线答题可能就要慢慢降温,比如奖金的下降、答题人数的减少等等。到那时,在线答题想要绑住用户的心可能就难上加难了。
最后,在线答题模式盈利的可能性。直播式的在线答题有巨大的流量参与,最直接的变现方式就是广告。广告的变现方式也有两种,一是在直播页面插入,二是植入到问答之中。
在线答题与盈利相关可以追溯到一些赚钱APP身上,比如在观看广告主视频后回答相关问题可以获得金钱奖励。也就是说,在线答题是具备盈利能力的。
但具备盈利能力不等同于盈利,剔除成本后才能衡量。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直播平台盈利现象比较罕见,那么以在线答题形式呈现的直播内容是否具有一些其他的盈利基因呢?一来取决于在线答题模式的发展趋势,如果往后嵌入直播打赏等形式,那么盈利是可见的;二来取决于各大直播平台对在线答题的态度,是定位在成本,还是定位在盈利。
综上来看,在线答题的风口效应存在不确定性,但从目前各平台的烧钱决心来看,在线答题无疑还将持续火热一段时间。花椒的单场最高万元奖金会由谁来打破?西瓜的人均奖金是否会再刷新记录?在线答题又能火多久?才刚刚开始,后面的事也许会更精彩。
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