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平整的道路连村入户,鳞次栉比的房屋瓦红墙白,精心打造的“微景观”点靓宅前屋后……临近春节,记者走进沂源县鲁村镇鹿角山村这片“希望的田野”,探寻这个昔日贫困村由富及美的“振兴密码”。
发动“红色引擎”奏响振兴强音
要想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就得有一个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好班子。鹿角山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道玉说:“通过干事创业,提高村两委在村民当中威信,打造乡村振兴的坚固堡垒。”鹿角山村*支部从抓制度落实入手,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日等*建制度,;建立健全村干部错时坐班、为民服务代办、联系服务群众等制度;规范落实“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制度,引导*员群众参*议事,强化村级事务民主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提高了村干部正确履职的能力。实行“进门有笑脸、有问候、有座位、有热水、有答复”的“五有”服务机制,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办事,实现群众少跑路、好办事,有效提升了村班子服务群众、推动振兴的能力。
“红色引擎”带动实现户户通,新修了文体广场、蓄水池,房前屋后进行了美化绿化,鹿角山村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
发展“特色产业”筑牢振兴根基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村*支部一班人认为,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根据村上的情况仔细谋划,在认真分析村情和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探索形成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富民增收新路子。
村*支部积极对接引进山东红泉公司、华盛公司等有实力的农业企业流转土地,建设数字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亩,村民既能获得土地流转的收入,也可以在基地打工得到工资。此外新建花椒园60亩,发展新品种无刺花椒,新发展杂粮、丹参等多亩,这些特色产业拓宽了群众增收路径。
年11月,村*支部积极与省派沂源县乡村振兴服务队对接,安排本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新建成的香菇大棚就业。村民孙学花因丈夫患病,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在香菇大棚务工,每月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让孙学花一家彻底脱贫。
通过邀请专家授课、现场教学、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先后举办果树管理、香菇养殖、新品种小米种植、来料加工、家庭洁美等培训班13期多人次。
群众收入增加了,村集体也通过土地流转、资产承包、集体土地承包、支部引领合作社等措施实现增收。年,该村贫困户全部脱贫,村集体收入实现了连年翻番。
发挥“帮扶实效”汇聚振兴合力
从省派沂源县乡村振兴服务队到市派驻村工作队长再到县派鲁村乡村振兴服务队,鹿角山村发展的每一步都有各级帮扶单位的“身影”。
年3月,根据组织安排,淄博市保安服务公司第八*支部书记刘丰强到鹿角山村安营扎寨,跟鹿角山村结了缘。作为驻村工作队长刘丰强协调单位帮扶安装路灯70多盏,方便了群众夜间上街照明。帮助村民销售小米1.3万斤,解决了群众卖米难问题,村集体也增加了收入。
同年9月,山东省派沂源县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刘斌和刘仕豪负责帮扶鹿角山村。深入群众家中和田间地头走访调研、慰问困难群众。帮助村里新建、维修了水池,修了生产路,引进了香菇养殖、良种小米、无刺花椒和连翘,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保障。
同样是在年10月,沂源县派鲁村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张怀*兼任鹿角山村第一书记,配合省、市、镇村干部抓*建促脱贫,推进乡村振兴。先后帮助村里解决资金、电脑、打印机、户外音响、米面油等物资6万余元。疫情期间正月初三就进村上班,把*旗插在了防控执勤点,带领*员干部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并带头捐款共战疫情。
在坚持固本强基,推进乡村振兴道路上,鹿角山村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宜乐,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高。
来源:央广网
点击下方分享+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