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我国广泛流传的养生保健谚语,不少家长对此已经耳熟能详,在换季时据此为宝宝增减衣物。
虽然只有简单的4个字,但想要科学地“春捂秋冻”,有必要弄清这其中蕴含的中医理念。
宝宝春天怎么“捂”
防寒保暖是保障
民间有?句谚语:“春需捂,秋要冻”。适度“春捂”可以起到缓冲与过渡作用,保护宝宝不被寒冷伤害。“春捂”讲究科学有度,不宜盲目穿的太多。妈妈们给宝宝穿衣时注意以下几点:我们只要捂好以下这四个部位就可以了:
第一个部位:大椎。“大椎穴是众阳之汇”,主要作用就是供应气血,大椎作为经络通道的关键环节,一旦受凉易导致气血凝滞。同时,这个部位也是人体重要经脉——督脉所在。如果让大椎穴、督脉受凉,很容易感冒。
第二个部位:肚脐。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可以经常在肚脐热敷,用盐炒花椒或者艾灸都可以。
第三个部位:腰部肾俞。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时会腰部酸软怕冷,经常尿频或精神容易困倦疲乏。孩子则会小便多,尿裤子,尿床等。用盐炒花椒热敷或艾灸肾俞穴,可以起到温暖肾阳的作用。
第四个部位:小腿和脚。老祖宗说“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脚部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又远离心脏,血液循环较差。足底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对外界寒冷最为敏感。双脚受寒后,就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因此,注意脚的保暖,孩子的小脚暖和了,才能保证一身温暖,抵御寒冷,防病保健康。
针对以上四个部位,对于孩子来说,活动量比较大,避免穿的厚出汗,可以选择马甲背心比较合适。保护了该保护的,又避免了不方便活动。
春捂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捂,要因人而异,不是所有的孩子一定要春捂的,有些孩子属于内热体质,平时性急好动,唇红便干,睡眠不安,手足心热,口中气臭,这样的孩子不适合春捂,捂得过度了,孩子反而容易上火,导致发热。
第二:多喝温开水,少吃煎炸食物,保证定时大便,切忌捂得过严,否则孩子春季极易上火,出现鼻衄、唇干、大便干燥等不适表现。
第三:保证充足的睡眠,春季是生发的季节,也是孩子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季节,要注意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注意饮食均衡,以保护他的阳气,增强体质,促进生长。
春捂虽然很重要,但是需要按实际天气情况来穿衣,酌情加减衣服,对于不懂表达的孩子来说,摸后背最为准确,后背无汗说明穿衣刚好。每一个孩子体质不同,需要妈妈们把握大的原则,再细观察!
这才是春捂的正确打开方式
1、把握好“捂”的时机
春天的气温变化得比较快,妈妈们可以根据温度,考虑是否给宝宝穿厚衣服。
一般而言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当白天最高气温超过15℃时,不妨脱掉宝宝的厚衣服,只在早晚给宝宝穿上厚衣服即可预防着凉。
2、判断冷暖摸颈背
很多家长都是根据孩子的手脚冷暖来决定孩子的穿着,实际上,手脚是神经末梢,血液循环比较差,如果宝宝的手脚冰凉,不一定表示不够暖和。
确定宝宝是冷是暖,可以摸宝宝的后颈和背心:
?颈后和背部温暖干燥,说明他穿得刚刚好;
?颈后和背部已经出汗,说明他需要脱掉一些衣物;
?颈后和背部有些发冷,说明他需要穿得更多些。
3、给娃穿衣得三暖二凉
婴幼儿代谢快,加上清醒的时候不断运动,类似于成人干活状态,所以说,其实孩子比成人耐冷,平时穿衣服可以参考成人干活时的穿衣。
老人代谢慢,容易冷,千万不要根据老人的感觉盲目给孩子多穿衣服。
而所说的三暖二凉,则是指:
●头凉
宝宝身上散发的热量,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头部散发,如果捂得过热,容易头晕心烦。
不太冷的时候,宝宝并不需要戴帽子,这样更有利于宝宝保持神清气爽。如果天气比较冷,给宝宝戴上一顶帽子就可以了,不用把头捂得严严实实的。
●心胸凉
宝宝穿衣要上薄下厚,如果上身穿得过于厚重臃肿,会压迫胸部,影响正常的呼吸和心脏功能,还容易造成心烦和内热。
●脚暖
俗话说“寒从脚入”,脚底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也是对外界最敏感的地方。
在温暖的春夏,不少宝宝都是光着脚走路,天气冷了,就要注意足部保暖,穿上小袜子了。
●肚暖
如果宝宝腹部受寒,容易肚子痛、腹泻。
所以,要注意给宝宝的肚子保暖,晚上睡觉时,可以穿长一点的上衣,把上衣束进裤子里,以免小肚脐受凉。
●背暖
保持宝宝的背部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发生。
总结: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常受三分饥和寒”,这是照顾宝宝的一个度,凡事过度了,就会造成危害。
所以,不要过度捂着宝宝!在过度保暖的情况下,宝宝锻炼受阻碍,不利于自身抵抗力的提高,还容易诱发“捂热综合征”。
春捂只是被动防御,大家还是应该多带宝宝到户外锻炼身体,晒晒太阳,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