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串、蛋糕、炸鸡、火锅……有人喜爱甜食,有人无辣不欢,有人对油炸食物无法抗拒……你最爱吃哪类食物呢?
当你享受喜欢的美食时,你的饮食偏好也在影响着健康。最近,《糖尿病杂志(JournalofDiabetes)》就发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调查了2亿多中国人,绘制了首张中国饮食习惯与代谢病地图。
《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并结合新研究告诉你,饮食习惯是如何一步步影响健康的。
受访专家
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
医院营养科营养师王曦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副会长周春凌
医院主任营养师陈霞飞
首张「饮食与疾病地图」发布
这项上海医院团队完成的研究,第一次大规模采用了互联网被动数据探索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疾病之间的关系。
这项研究使用了某搜索引擎和外卖平台年全年的数据,总纳入参与者数量超过2.13亿人。
研究显示,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群喜欢的食物也有差异:油炸和烧烤类食物是北京和东北及周边地区人群最爱。海南南部地区的人也偏爱烧烤。广东虽然比不上北京,但也显示了对油炸和烧烤的爱。
中国爱吃油炸食品的人群分布图
中国爱吃烧烤食品的人群分布图
疾病预测和实际观察数据分析显示,对油炸和烧烤的偏爱将导致高体重指数(BMI)、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高发生率,不仅如此,油炸还和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异常升高有关。
此外,油炸或油煎等方式降低了食物中的水分含量,增高了食物的热量效率,而从口感松脆以及油炸香味等渠道上,又可能导致大家追求口感而吃得更多,造成代谢问题的可能性非常高。嗜甜人群集中在沿海地区,北京和天津居民对甜食的喜爱也较突出。
中国爱吃甜食的人群分布图
研究分析发现,甜食摄入量高与糖尿病发病率升高以及空腹血糖异常升高有关。喜欢麻和辣的人群,总的来说都以四川为首,分布差异不太大。
中国爱吃辣的人群分布图
中国爱吃麻类食物的人群分布图
研究发现,爱吃辣的程度与糖尿病发病率、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呈现反比关系。而喜欢“麻”这个口味同样也与空腹血糖水平呈现反比关系。研究中最后一种口味为水煮饮食,喜爱人群主要集中在四川。
中国爱吃水煮类食物的人群分布图
这一饮食方式的喜好程度同样也与空腹血糖水平呈现反比。研究人员认为,水煮这种方式的烹饪温度不像油炸和烧烤那么高,因此产生的有害成分较少。
你偏爱的口味可能很伤身
长期对某种口味偏爱,身体可能会吃不消。
偏爱甜食
长痘
食用甜食越多,皮脂腺分泌就越旺盛,从而导致皮脂腺中的厌氧痤疮杆菌过度繁殖,并排泄出过多的脂肪酸。
脂肪酸附着在毛孔内壁,不容易脱落,从而长出痤疮。
肥胖
过度摄入高糖饮食,会使超负荷的糖以脂肪形式囤积在体内,从而引发肥胖。而肥胖是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肠道受伤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是短期内增加甜食摄入量也会加大患炎症性肠病的风险,对人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卵子质量差
巴西圣保罗生育医学小组的一项研究给爱吃甜食的女性提出了警示,称人工甜味剂会损害卵子质量和胚胎质量,降低怀孕成功率。
偏爱烧烤
引起腹泻、呕吐
从卫生角度看,烧烤可能存在加热不均匀,局部有微生物、寄生虫污染等情况,容易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
尤其是路边摊烧烤,周围车辆、行人多,汽车尾气和粉尘污染物很容易落到食物上,带来健康隐患。
增加心脏病风险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高温烧烤的食物会产生“晚期糖化终产物”,它会减小细胞弹性,增加心脏病风险。
产生致癌物
肉类食物中,脂肪在℃时会产生苯并芘等多环芳烃,属于强致癌物质,可能引起肝癌、肺癌、胃癌、膀胱癌和皮肤癌等。
蛋白质则会在℃时产生杂环胺,多国研究发现,杂环胺具有致癌性和致突变性,与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有关。
偏爱油炸
死亡风险升高
《英国医学杂志(BMJ)》上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吃油炸食品,特别是炸鸡或炸鱼的人,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均显著升高。
不利于控制体重
油炸过程中,淀粉极易吸收大量油脂,而脂肪是含能量最高的。
油炸速食是各种致癌物的聚集地: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肉类)在油炸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杂环胺。
富含脂肪(肉类)的食物油炸会产生致癌物苯并芘。
富含淀粉(土豆等)的食物油炸时会产生致癌物丙烯酰胺。
加重肠胃负担
像炸鸡块、炸油条短时间内让人感到很饱,除了它们高热量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难以消化,给肠胃增加了负担。
油炸食品比较坚硬,可能会伤害到柔软的肠胃,如果还加入了过多的盐,会直接刺激肠胃。
偏爱麻辣
炎症高发
男性如果过量食用辣椒、花椒等刺激性食物,会引起血管扩张和器官充血,降低前列腺的抵抗力,还可能让前列腺内的菌群大量繁殖,进而诱发急性前列腺炎或加重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女性如果在月经期吃辛辣刺激性食品,易致痛经、经血过多,还可能引起妇科炎症,患上子宫腺肌症等妇科病。
诱发肠胃疾病
过量食用会刺激胃肠黏膜,使其高度充血、蠕动加快,引起胃疼、腹痛、腹泻等症状。
营养专家教你“调”口味
口味和营养其实不是对立的。从饮食搭配和烹饪方法上做些调整,就能既“美味”又“健康”。比如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太辣太咸的食物,尽量安排在中午吃,晚上要吃得清淡点;在外就餐应注意多选蒸、煮、白灼、快炒类的,烧炸类的菜肴要少点。在点菜前,不妨交代服务员少放盐、油。
不要以为“口味”是改变不了的,其实,25天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口味没有特别的办法,只有坚持。
比如以减辣为例,可以先从麻辣降到中辣,再到微辣,坚持微辣水平,就会对身体利大于弊。通常坚持4个星期,口味就会慢慢变轻,坚持3个月到半年,就能达到持久性的改变。▲
本文编辑:邓玉
原标题《首张国人“饮食与疾病地图”:你最爱的口味里,藏着疾病风险》
[责编:姚帅]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