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民日报》包括头版在内的多个版面从汶川地震灾后发展和脱贫攻坚两个角度用了4篇文章点赞四川,展现了四川在这两方面的工作成果。
跟川叔一起来看人民日报如何点赞四川!
聚焦:汶川十年
《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汶川地震重灾区如今充满生机》一文,用汶川地震39个重灾县(市、区)十年来的经济数据展示了四川统筹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成果,以及汶川地震重灾区充满生机的现状。
《人民日报》(年05月10日01版)
原文如下
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汶川地震重灾区如今充满生机本报成都5月9日电(记者王明峰)四川省统计局7日发布“5·12”汶川特大地震10年重灾区经济发展报告,10年来,汶川地震39个重灾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8%,比全省年均增速高0.8个百分点……一系列数据指标,直观呈现灾区发展成效。10年前的“5·12”汶川地震,给灾区及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年,10个极重灾县(市、区)经济遭受重创。在*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民大力支持、倾情支援下,四川统筹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灾后恢复重建和大灾之后加快发展。10年来,灾区上下稳中求进追赶发展。年,39个国定重灾县GDP达到.7亿元,总量是年的3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8%,比全省年均增速高0.8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更加优化。39个重灾县三次产业结构从年的21.7∶45.0∶33.3调整为年的13.2∶45.9∶40.9。人均GDP大幅提升。年,39个重灾县人均GDP达到元,是年的3倍,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94.5%。财*实力持续增强。灾后恢复重建以来,在各项*策引导支持下,灾区财*收入的基础更加坚实,财*实力不断增强。年,39个重灾县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亿元,是年的4.3倍。与此同时,灾区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优化城镇布局,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年末,39个重灾县常住人口.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7.8%。10年来,四川省委和省*府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灾后恢复重建、发展的重中之重,实施多项民生工程,加强基本生活保障,切实解决就业、上学、看病问题,灾区人民收入不断提升;结合脱贫攻坚*策,大力支持灾区群众建立专业合作社,通过统筹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和旅游业,聚焦发展物流、商贸、金融、信息和服务外包业等,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年,39个重灾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是年的2.9倍;39个重灾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是年的3.1倍。
《人民日报》在04要闻版刊发图片报道,用照片向我们展示了从震后救援中成立的“安康家园”走出的孩子长大后样子。
《人民日报》(年05月10日04版)
原文如下
汶川十年,我们长大了记者张晔/文记者雷声/摄“我的孩子们回家了”“都长这么高了”“成家了吗”……从山东日照赶来的“安康妈妈”张爱连,9年后第一次见到心心念念的“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特产,她一股脑儿塞进孩子们的口袋里、书包里,一次次拥抱,一次次落泪。另一位日照“安康妈妈”李向南,看着当年怀里抱着的孩子长成了调皮可爱的大男孩,一起翻看手中的老照片,讲起当年的趣事,欢声笑语从温馨的宿舍中不时响起。她家里7岁的女儿一直知道,在四川,还有几个素未谋面的哥哥,也是“妈妈的孩子”……5月9日,汶川地震孤困儿童养育基地“安康家园”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四川双流举行。这是长大后的孩子们与当年负责照顾养育的“安康妈妈”第一次集体重逢。约名“孩子”有的带着女朋友,有的抱着新生儿,有的全家出动,或拉着“妈妈”的手,聊着永远说不完的体己话,或揽着儿时小伙伴的肩膀,拍下一张又一张珍贵的合影……“我们是安康的孩子,今天我们长大了”……小玉地震那年13岁,如今已从西南大学毕业,成为绵阳市沙汀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师;与她一起在“安康家园”长大的妹妹小琳,已就读厦门大学。小玉说,“地震中我们失去了亲人,一度感到无助无望。是这么多好心人的支持,让我和妹妹面对灾难勇敢地坚持下来。我们有了更多的亲人,有了一个更温暖的大家庭,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一批儿童成为孤儿。在震后救援中,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日照钢铁集团共同发起设立“安康家园”,第一时间转移安置了名孤困儿童,有一部分后来又陆陆续续找到了父母,最后接收救助名。截至目前,名学生考上大学、名学生职高毕业并就业或参*,还有48名学生因年龄尚小需继续在“安康家园”生活和学习。
聚焦:脱贫攻坚
《人民日报》在06要闻版刊登文章《因地施策极小村落脱贫有道(一线调查)》,提到了我国因地施策,脱贫有道的三个案例,其中包括四川省巴中市大干溪村和德阳市中江县瓦店乡邱家院子。
《人民日报》(年05月10日06版)
原文如下
引导村民集中居住,挖掘村落自身潜力,吸引打工者返乡创业——因地施策极小村落脱贫有道(一线调查)记者杨文明宋豪新编者按: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偏远山区一些只有十几二十户甚至三五户的极小村落,因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发展滞后、人口流失严重等问题,成为脱贫工作的“硬骨头”。极小村落脱贫进程中面临哪些困难?有哪些解决之道?记者深入云南、四川等地的调查给人启示。该迁该留唯变所适■有地缘优势或关系边境安全的地区,应*策保护促其发展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西洒镇瓦厂村夹山村小组,人不多畜禽不少,通往村子的毛路才修到村头,村内道路还是深一脚浅一脚……“平时村里也就20人左右,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夹山村村民小组长杨育郡告诉记者,按户籍算村里还有15户,4户已很少回村,剩下的11户,壮劳力也大多在外打工。人口自然流失、易地搬迁项目等,造成一些自然村落的消失。“相比大的自然村,极小村落由于人口、自然条件、公共基础设施等不足,显得更脆弱。”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新然说。“以前有钱也盖不了房子,为啥?没通路料都运不进来。”云南省麻栗坡县天保镇天保村令狐永经说。云南省“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实现建制村通硬化路。出于扶贫资金的有效利用考量,在实际推行中,不少县将实行标准定为:30户或50户以上村落必须通路、道路硬化。而30户或者50户以下的村落,由于“极小”,在获得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上存在一定劣势,易成为“盲区”。“有的村子太过偏僻、不具备产业发展条件,属于下一步易地搬迁的对象。”相关基层干部表示,对于仍有林果产业或地缘优势的村落,修建道路还是很有必要。“人口集中居住,不管从经济、管理还是生产、发展的角度看,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应引导村民相对规模集中居住,但也不能为了集中而集中,也要均衡考虑。”李新然表示,对于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地区,可以实施易地搬迁。有些村落地处边境线,保护村落、留住村民,不仅关系着村子的发展、村民的生存,更直接关系边防是否稳固。天保镇天保村郑文富介绍说,村里一共32户,随着云南“沿边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靠*府补贴,不少村民建起新房。当地正在推行*策扶持、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留人。转换思维发展产业■挖掘村落自身潜力,探索致富带头人牵头合作社等新路径“海拔高、缺水、出行难、产业发展难。”四川省巴中市大干溪村村主任朱继海介绍说,大干溪村要脱贫,必先“推倒”这“四座大山”。由于喀斯特地貌,大干溪村被当地人称为“石头村”。年以来,整村统一搬迁,并筹资修了通村道路。虽然解决了住、水、路等问题,但村里没产业,村民没收入,不少村民还是选择全家外出务工,人口少了一半。实际上,按照国际经验,在城市化达到70%以前,城市化水平会快速增长。这意味着农村人口必然外流,对于人口本就不多、发展条件有限的极小村落来说,人口锐减更是难以避免。“现在大多数小孩都在乡镇或城市读书,生活基本已经城市化。绝大多数80后、90后不愿依靠土地谋生,极小村落人口萎缩的趋势很难逆转。”西洒镇副镇长吴应山表示,极小村落想要留住人,关键是让村民在村落附近有打工机会。“受现实条件限制,极小村落很难吸引外部投资者进入,带动脱贫增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郭晓鸣说。“发展须转变思维。现在主要是劝部分有能力的外出打工者返乡创业,通过致富带头人、成立合作社带动村组发展产业。”西洒镇瓦厂村第一书记巩宸宇介绍说,除了解决缺技术、缺资金、不懂市场等问题,关键还是要挖掘村落自身潜力。如何为“石头村”寻找一条“致富路”,大干溪村村民们一度想尽了办法。当地土壤环境特殊,朱继海请来农业专家“把脉”,专家认为村里的土地经过整治,适合种植核桃、金银花、辣椒和魔芋等经济作物。在“石头”上种树?一开始,村民们觉得不可思议。为打消疑虑,朱继海带头“试水”。“石头上土太薄,要先在上面垒土,再浇灌。”朱继海说,大干溪村阳光充足,辣椒产量好,金银花开得艳,核桃树不仅成活了,还保持住了水土,土层越来越厚、越来越肥。“石头真的能种树,还能开花!”看到先行试种的村民有了收益,一开始反对的村民纷纷加入种植大*。因地制宜持续“造血”■摒弃“等、靠、要”思想,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脱贫模式“破解极小村落脱贫难问题,必须通过扶贫模式创新,发挥村落本身优势。”郭晓鸣说,要实施更加符合实际特征和贫困人口需求的扶贫*策,助力村落脱贫和可持续发展。“山高缺水路不通,地少景好人很穷。”3年前,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瓦店乡邱家院子就是如此。邱家院子坐落在海拔米的天台山上,22户人家,人均耕地0.9亩,山顶上土地贫瘠,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山坡地基本撂荒。年,瓦店乡*委*府挖掘出了当地的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用两年时间实行“输血式”扶贫。年,进一步利用天台山古刹、寨墙、凯江大回湾、桃花渡等历史文化和自然景点,变“输血”为“造血”,走农旅融合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脱贫新路子。“我们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要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村民杨国武说道。杨国武是村民眼中的“新乡贤”,大学毕业后在外创业开公司。年,他抓住乡*委*府实施农旅融合发展的时机,利用天台山优越的区位优势,成立了中江大回湾旅游专业化合作社,带领乡亲一起致富。“对不同类型和发展规律的极小村落,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保护好部分极小传统村落的繁衍生存,集中资源让部分极小村落能够更好地发展。”四川省委农工委新农村处主任科员肖建说。事实上,有的极小村落利用自身地理资源优势发展旅游;有的则易地搬迁,迎来了发展生机。四川省九寨沟县羊足山村,过去的老寨子坐落于羊足山顶,海拔多米,地高路险。年,当地*府以易地搬迁为突破口,把羊足山村从山顶搬迁至若九路旁。村民们利用老寨子优良的草场和气温土壤条件,大力发展养殖业。走进新寨子,家家住上了砖木房,户户通水、通电,宽带4G全覆盖,村道全部为水泥路,村寨还建有篮球场、停车场、村民活动中心、文化室,村民的生活品质提高了,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人民日报》11版刊发文章《四川高校合建新农村建设学院*建引领科教扶贫》一文,聚焦四川师范大学科技扶贫的故事。
《人民日报》(年05月10日11版)
原文如下
四川高校合建新农村建设学院*建引领科教扶贫记者刘裕国说起科教扶贫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村民节列俄阿木难掩激动之情:“在四川师范大学的帮助下,村里引进优良品种牲畜,家家户户种植了马铃薯、核桃、花椒,收入持续增加,日子变得越来越好。”扶贫要扶志、扶贫要扶能。为了加大科教扶贫的力度,四川师范大学联合其他高校共同成立了四川新农村建设学院,对乡村干部定期开展培训,对有创业愿望的中青年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对农技站工作人员开展最新农业技术培训,对乡村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开展综合教育能力培养,为农村人才队伍的培养提供科教支持。目前参加培训的乡村干部达多人次。为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四川师范大学以*建为抓手,充分发挥*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各院系学科优势,分别与定点帮扶地区*支部开展城乡结对共建,通过组织联建、*员联管、活动联办、人才联育、资源联用,帮扶了一部分农民脱贫、就业和致富。
猜你喜欢:
跟省长学法:什么课如此重要?省长带领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了集中学习!
如何正确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告别走马观花
这件事被国务院表扬,“平昌发布”凭此斩获单篇阅读桂冠
周榜
四川县长齐聚成都学习4天,他们来学什么?
来源
人民日报
想获取更多*务新闻及服务资讯,请手戳下方图片并下载四川省人民*府新闻办*务客户端——四川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