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岩溶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2%,生态基础脆弱,石漠化问题制约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省利用花椒适应性强、耐干旱、易储存、市场广、适宜石漠化严重地区种植的优势,大力发展花椒等特色林业产业。截至今年5月,全省花椒总面积达.2万亩,其中5万亩以上的花椒产业县达到8个,打造了务川、道真、习水、德江、贞丰等花椒产业核心区,全省有各类花椒生产加工企业、作坊家。
在发展花椒产业的过程中,全省各地积极推进“三变”改革,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订单保护、合作服务、反租倒包、入股分红等多种多样的利益联结模式,逐步理顺了*府部门、村集体、企业以及农户的关系,有效盘活了乡村资源、激发内生动力,努力实现“生态与经济并重、治石与致富共举”的双赢。
晴隆县茶马镇青山村花椒种植基地。盛亚亿摄
构建联股联责的责任共同体
6月,走进德江县稳坪镇金庄村花椒基地,村民们都在忙着在采花椒。他们分工明确,年轻力壮的戴着手套拿着花椒剪穿梭在花椒林里,负责把花椒枝剪下来;年龄稍大的负责把花椒枝搬到空地上,然后坐着把花椒籽剔下来;还有人负责转运花椒,开着三轮车来回跑,把鲜花椒从基地拉到合作社烘干,经过简单加工的花椒,存放时间更长、市场售价也更高。
“端午节过后就开始了,每天都有多人在忙,一天要采1万斤花椒。德江热啊,就怕会中暑,但是老乡积极性很高,都想早点采完卖完早点分红。”金庄村*支部书记张月利笑着说,如今这样忙碌热闹、团结一心谋发展的场景,是她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张月利介绍,年以前,金庄村虽有耕地余亩,但由于石漠化严重,弃耕地达余亩,村里户多人常年在外务工。为了谋求发展出路,张月利和村干部们外出考察学习,决定带领大家发展花椒产业。
“我们在考察中看到,很多地方都是群众用土地入股产业,入股分红每亩有元的红利,就特别希望大家都参与进来,一起发展。但是最开始大家都不干,他们不相信这片石窝窝能种出花椒来,还说以前有人种过花椒,最后失败了。”张月利回忆说。
张月利认为,对产业发展缺乏信心只是表面原因,最根本的还是责任心问题。“这么多年了,人都散在各地打工,人心也是散的。都觉得打工能把自家的日子敷着走就行了,没有几个人认为把家乡发展起来是自己的责任。后来是由村支两委领办亩种花椒作为村集体经济试点,才陆陆续续有人参与进来,到年春天总共种了亩。”
尽管发展之初并不顺利,但只要开始就是前进了。
为了确保产业成效,金庄村引进了技术能人冯万芬成立了万进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肥料、技术等。3年苦心经营换来了丰收的硕果。年,金庄村多亩花椒初挂果,销售鲜花椒共获得毛收入58.31万元,支出群众劳务工资15.1万元、肥料7.1万元、农药及工具7.32万元、土地入股分红15.37万元、村集体收入13.42万元。
村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分红,更加坚定了产业发展的信心。
金庄村的花椒产业发展改变了村民张小强的命运,“在我11岁的时候妈妈过世,12岁时爸爸也去世了,留下我们7兄妹。日子没办法过,所以我14岁就去深圳打工了。”年,金庄村开始发展花椒产业,作为当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小强开始在村里的花椒基地务工,负责管理基地的花椒,一个月有元的工资。在花椒基地工作的这几年,张小强学到了技术、脱了贫,加上土地入股分红,他的存折上还有了10多万元的积蓄。
“我想让更多人都像我一样过上好日子,我最苦的时候,大家都帮我。现在日子好了,我也有责任帮别人。”年,张小强成立了德江县宏阳种植专业合作社,由于金庄村的土地都已经种上了花椒,他就在旁边的桶井乡凤凰村流转了亩土地种植花椒,带动了凤凰村人就业。
从曾经的贫困户变成带动脱贫的一分子,张小强的故事是整个金庄村村民改变的缩影。发展花椒产业,人人参与建设,创建美好家园,整个金庄村的人拧成了一股绳。年以后,陆续种植了花椒亩,全村花椒总面积达到亩,覆盖全村户人,成为国家花椒标准化种植示范区。
这样的发展成效,让张月利无比欣喜:“以前是人心涣散、一盘散沙,现在是人心所向、齐心奋斗,最关键的还是要建立联股联责的责任共同体。”如今,金庄村建有村级集体经济合作联社1个,农民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4个,创办微企2个、花椒加工厂3个,通过“三变”改革将全村所有村民全部加入专业合作社。园区采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形成专业合作社以资入股、农户土地入股、贫困户入社、村集体服务管理的农业产业。
深化利益联结,金庄村按照“55”和“”模式进行分红。“55”模式,即鲜花椒毛收入农户与合作社各占50%;“”模式,即鲜花椒毛收入合作社占60%、农户占30%、村集体经济占10%。探索出了合作社可持续发展,农户可持续增收的路子。
“建立联股联责的责任共同体,只有大家都把发展家乡当成自己的责任,乡村振兴才有可能。”张月利说。
年,贞丰县白层镇巧苗村种植花椒之前,全是石漠化荒山。(贞丰县林业局供图)
构建联股联业的产业共同体
“很多贵州人都不知道,在贵阳有我们这么一家搞花椒加工的公司。从年到现在,我们坚持了快30年。”6月15日,走进贵州玄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伴随着阵阵扑鼻而来的花椒清香,玄德公司董事长漆云庆讲述着他和花椒之间的故事。
早在公司成立之初,玄德就定下了宏伟的目标:要成为中国中式餐饮香辛配料的领先品牌,最终发展成中国中式餐饮香辛料最齐全的供应商及香辛料应用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为此,玄德公司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以天然产物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为核心,提取高品质、高附加值纯天然植物制品。为市场提供绿色健康、风味天然、方便快捷、品类多样的调味料、调味品及医疗保健行业中间体、部分产成品。
目前,该公司生产的花椒精油、花椒油树脂等多个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覆盖了全国30个省市多家代理商及余家终端用户,在国内同行业中享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声誉。
近30年的坚持,让企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当初既定的目标近在咫尺。“但就是这咫尺的距离,我们始终跨越不了。”漆云庆介绍,贵州是中国南方花椒重要产区,特别是南北盘江一带的贞丰顶坛花椒、关岭板贵花椒品质最好,椒油含量高。公司起步阶段,靠着优良的贵州花椒原料,研发了一系列产品,打响了市场的名号。
但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对高品质花椒采购需求逐年增加,但贵州花椒产业的发展却没有跟上步伐。“贞丰关岭一带的老的花椒基地大多数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种植的,由于缺少技术和管护,花椒基地逐渐出现品种退化、产量降低的现象,很多老百姓还退出了种植,面积和产量双双递减。其他地方新发展的花椒基地,又普遍存在良种缺乏、品种单一的情况。我们被迫长期从省外采购花椒原料,但又因为采购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等因素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漆云庆说。
正当玄德公司一筹莫展的时候,转机出现了。为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贵州将特色林业产业列入全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以省领导领衔推进的力度,大力发展花椒产业。省特色林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三年行动方案,在务川、道真、习水、德江、思南、沿河、晴隆、贞丰、关岭等县布局花椒产业带,年至年期间,要完成新造和改培花椒万亩,其中新造90万亩,改培(复壮)25万亩。
漆云庆知道,打破玄德公司“咫尺距离”的机遇来了,贵州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将从根本上解决公司加工原料需要从省外采购的难题。但是漆云庆也知道,发展是等不得的,如果公司仅仅是旁观者,只是等着三四年后花椒投产然后进行收购,可能就错过了真正的机遇。
为此,漆云庆带领技术人员在各地考察,并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深度参与贵州的花椒产业发展,不仅要守好阵地做好高品质的加工,还要发挥自身优势,介入种植环节,向合作社和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带领他们一起发展。
漆云庆坦言,公司也有其他人提出过质疑或反对意见,认为这是违背发展规律的,市场就是要分工,加工企业介入种植环节,会面临很多风险和压力。“但是我们这么多年都没有办法突破原料受制的瓶颈,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产业的发展壮大,是需要各方共同发力的,要构建产业共同体,置身事外还要享受红利是不可能的。参与种植基地的建设,既是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谋求长远发展的必须。”
年,玄德公司在晴隆县花贡镇成立了贵州玄德花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探索出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为基础的“”利益分成新模式。即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公司统一提供种苗、肥料、技术等,合作社组织农民生产,花椒投产后企业统一回收,所产生的利润按企业40%、合作社30%、农户30%进行分配。目前,玄德公司已累计投入余万元在晴隆县建立花椒核心示范基地1万余亩,带动周边发展花椒基地2万余亩。
构建联股联业的产业共同体。玄德公司通过在晴隆建设示范基地,不仅彰显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也为企业花椒采购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为企业丰富产品线和降低生产成本夯实了基础,进一步助推了高质量发展。“我相信,公司的‘咫尺距离’即将突破,我们最初定下的发展目标,就快要实现了。”漆云庆说。
年,贞丰县白层镇巧苗村种植花椒两年后,生态环境得以恢复。(贞丰县林业局供图)
构建联股连心的利益共同体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贞丰县北盘江镇的顶坛片区有这样一首歌谣:“眼望花江河,有水喝不着;石缝种苞谷,只够三月活;想要吃米饭,除非坐月婆;姑娘往外嫁,媳妇讨不着。”那时候,顶坛片区95%的面积是石旮旯,严重的石漠化、贫瘠的土地、恶劣的环境,老百姓日子过得格外艰难。
后来,贞丰县提出“因时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种植花椒致富”的思路,在顶坛片区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形成了治理石漠化成功的“顶坛模式”,也打造了具有特色优势的花椒产业。贞丰县获得“中国花椒之乡”称号,“顶坛花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
“大家都知道花椒是最适合贞丰石漠化地区发展的产业,也都想大力发展,但是地理条件实在是太恶劣了,例如白层镇巧苗村,山高、坡陡、谷深、人都站不住,想发展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贞丰县林业局局长杨秀伦认为,想要在巧苗村这样的地方发展产业,对资金、技术的要求都非常高,必须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
年,贞丰县引进贵州天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集花椒种植基地、精深加工萃取芳香精油生产线、花椒系列产品交易市场等为一体的花椒全产业链项目。
“其实,第一次来考察的时候心里面是打了退堂鼓的。我们的工作人员在巧苗村的大山坡顶、坡中和坡脚分别测验土壤和气候,由于山势陡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从坡顶滚到坡脚,有些地方只能四肢趴在地上匍匐爬行。真的没有想到这个地方条件居然恶劣到这样的程度。”天牧公司董事长孙刚回忆道。
让孙刚决定闯一闯的,是当地的农民。“他们日子过得很苦,但是他们没有放弃,想要发展的愿望很强烈。听说有公司来了,就特别积极地帮忙。那么难走的山路,他们走几公里来给我们送水喝,就希望我们能带着他们过上好日子。”
有了农户的大力支持,天牧公司在贞丰的项目推进速度很快。年完成了白层镇巧苗基地1万亩石漠化荒山的整治,采用矮化密植方式,建设了1.2万亩花椒种植示范基地。到年底,该公司已在贞丰县白层镇、鲁贡镇、沙坪镇、者相镇和连环乡种植花椒3万余亩。
6月8日,全省特色林业产业现场观摩会走进白层镇巧苗村,代表们看到,花椒已经长得比人高了,枝条上结满了一簇簇饱满花椒。“这是公司年种下的花椒,由于这个地方缺水,所以用的是小苗,种下去的时候只有10多厘米。由于光照充足、热量高,去年就已经投产了,产量有万斤,预计今年产量达到万斤,年丰产后产量稳定在万斤左右。”天牧公司花椒种植基地负责人王东介绍,目前鲜花椒市场收购价是15元/斤,产值和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过去连草都不长的石漠荒山上,不仅有了植物有了绿色,也有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为了实现治石又能致富,天牧公司探索了三项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反租倒包,公司出资建设支付流转费;合作社管理社员获得管理费;农户获得流转费、返包管理劳务费。二是公司主投,公司垫资建设但不流转土地,花椒保底回收,收益第一年扣除成本;合作社打包土地入股,获得管理费和分红;农户以土地入股入社。花椒挂果第二年后,公司、合作社和社员按照1:2:7比例分成。三是农户自投,公司派人指导技术。合作社管理社员,获得管理费;农户入社,自己投资种植,所得产出按照公司、合作社、社员1:1:8比例分成。
建立联股连心的利益共同体,通过这三种利益联结模式,参与花椒种植的农户得到五重收益。即资产入股收益,元/亩/年;资金入股收益,由县*府申请涉农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等入股到公司,按6%至7%进行固定分红,覆盖脱贫监测户、边缘户等;返租管理收益,按每户承包亩计算,花椒挂果前可获得3万元/年收入,挂果后可获5万元/年收入;订单收益,公司5元/斤保底收购花椒,农户可获得0.4万元/亩/年;*策扶持收益,种植花椒区域退耕还林项目覆盖,5年内获得补助元/亩;此外,天牧公司还组织发展林下经济,农户得到毛收入的10%作为分红奖励。“通过三种机制五重收益的设计,可以实现农民户均5万元增收的目标。”杨秀伦介绍。
“之所以设计三种方式,就是要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性。这片土地始终是农民的,他们才是发展的主体,我们企业要保持初心,只有依靠农民、尊重农民,带动农民,才能实现长远的共赢。”孙刚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方春英
编辑何涛编审杨仪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