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四川与湖南,你印象中的四川人与湖南人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川人风风火火,敢为人先,湖南人质朴却又能说会道,以刀刚火辣闻名。性格的养成是离不开生活环境的熏陶,湘蜀二地的人物性格更是与当地的环境分不开,而影响他们性格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辣椒。
辣椒留给人们的印象大多应该是火辣的外表,火辣的内心。长期食用这样的食物,养成四川人与湖南人这样的性格也就不让人意外。但是即使是食用同一种食物,同样的以辣闻名,四川与湖南在“辣味”方面也走出了截然不同的食辣文化。
一、看辣椒如何“征服”湖南人
1、辣椒的“扎根”史
辣椒原产自中、南美洲,它本是印第安人的一种调味品,由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才得以在世界中传播。16世纪末,辣椒传入中国,史书名曰“番椒”。
东南沿海地区本是最先接触到辣椒的地区,然而由于东南沿海地区有自己的饮食习惯,这些地区的人民常年习惯使用清淡食物,因此辣椒并没能在东南沿海地区“站稳脚跟”。于是它朝着内陆进发,就这样到达湖南。
湖南省处于五代中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光、热、水资源丰富,三者的趋势又基本同步。气候年内变化较大。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温陡降,春夏多雨,秋冬干旱。
这样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合辣椒的生长。这是辣椒能在湖南“扎根”的第一个条件。第二,从清朝开始,湖南许多地区从事水田劳作。这样的劳作方式决定了众多湖南人需要终日泡在水田里,加上湖南本就湿热的气候,人们身体中的湿气寒气不容易排出。
辣椒具有温中散寒,对于体内有寒湿的人,尤其是胃寒气滞所造成的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的情况。如果适当食用辣椒能够起到祛除胃寒气滞,达到缓解症状的作用。这样一种作物刚好满足了湖南人民的需求,这是辣椒“扎根”湖南的第二个条件。
辣椒本就具有与其他调味料不一样的风味,给味蕾不同的刺激,这是第三个条件。就这样,具有良好功效的,抓住人们味蕾的辣椒就这样一步步在湖南扎根,逐渐演变成一种湖南“辣文化”。
2、“湘”辣文化
宋祖英有一首歌叫《辣妹子》,歌词是这样的:辣妹子从小辣不怕,辣妹子长大不怕辣,辣妹子嫁人怕不辣,吊一串辣椒碰嘴巴。
从歌词到湖南人的生活习惯不难看出,辣椒是真真正正融入在他们生活里的。辣椒逐步从一种调味料变成一种文化渗透湖南人的生活。湖南人从小吃辣,他们从不怕辣,相反,他们怕不辣。从歌词见人性,湖南人向来泼辣,这并不是一种贬义词,而是对湖南人的高度赞扬。
他们质朴,务实,也能说会道,他们吃苦耐劳,刚劲,不怕死。这样一群刀刚火辣的人似乎就应当是红红火火的,不管是生活状态还是饮食习惯。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湘菜调味尤重香辣。“辣味烈性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当你夏季夜晚走在湖南各个城市的夜市街上,总能看到下了班的白领,放了学的学生,三五一群,聚在一起,即使被辣的面红耳赤也无所谓,毕竟无辣不痛快是湖南人长久信奉的。
宋祖英
二、开启四川“无辣不欢”的生活
一种生物能在一个地区长期生长需要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湖南,辣椒占尽了祛湿驱寒的优势,在四川,除了以上各种优势以外,巴蜀的地理位置也是辣椒能够扎根的重要条件之一。
李白曾经就在《蜀道难》中感叹过四川地区地理位置的凶险: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四川省的地形总的来看高低悬殊,极为明显的特征就是西高东低。
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米之间。难进难出的地理条件决定了许多时鲜水果蔬菜无法即时入蜀。饮食条件长期匮乏,口腹之欲得不到满足。而这个时候辣椒出现了。
它种植简单,易生长,又味道如此特殊,让人“过口难忘”,在一个又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的加持下,辣椒就这么在四川地区盛行起来。
火锅文化在四川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虽然当前全国都有一股“火锅热”,但是真真正正全方面流行。除了火锅,四川还有全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
川菜取材广泛,味道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调味著称,单听着四川菜的名字,诸如水煮鱼、水煮肉片、夫妻肺片、辣子鸡丁、棒棒鸡、泡椒凤爪、香辣虾、尖椒炒牛肉、四川火锅、麻辣香水鱼、辣子鸡等就让人口舌生津,更不用说真正一品川菜让人欲罢不能的味道。
像辣椒一样,四川人的性格也是风风火火的。他们敢做,敢争先,他们热情火辣。川妹子以热情火辣闻名全国,而四川男儿则是个顶个的热血男儿,让人一看就十分信服。
三、为何四川与湖南走出截然不同的食辣文化
从相同的食材开始发展,一步一步形成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那么为什么湖南与四川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食辣文化呢?
1、湘菜与川菜的差异
同样属于中国八大菜系,同样的以辣闻名,川菜与湘菜在制作方法与调味的选择上可以说是有着巨大的差异。首先,川菜的味相当丰富,即使是辣也有非常丰富的辣。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鱼香、麻辣、辣子、陈皮、椒麻、怪味、酸辣诸味,由此可见,川菜的口味并不局限于麻辣一种。
其次,川人擅长炒、滑、熘、爆、煸、炸、煮、煨等,多样的烹调手段更是赋予川菜多样的风味。而湘菜制作精细,用料上比较广泛,品种繁多;色泽上油重色浓,讲求实惠;
品味上注重香辣、香鲜、软嫩;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其主要特色是油重色浓,讲求实惠,注重鲜香、酸辣、软嫩,除此之外,湖南菜善用酸豆角与剁椒作为配料。与湘菜调味选择不同,川菜善用更多调味料。
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是主要调味品,不同的配比,配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酱、蒜泥、芥末、红油、糖醋、鱼香、怪味等各种味型。因此湖南菜的辣更多追求的是酸辣,川菜的辣则是辣椒与麻椒相结合的麻辣。
由于两地生产作物的不同,湘菜与川菜的调味料大不相同,再加上各地的烹调手段也因地而异,导致即使是同样的菜式也有不同的风味。因地制宜从来不只是说说而已。
2、两地不同的追求
有句话现在也一直广为流传:“四川人吃饭不怕辣,湖南人吃饭怕不辣。”四川由于地形限制,从古至今易守难攻,*治*事上如此,生活上也是如此。崎岖盘旋的地势极难进出,对于熟知地形的当地人来说进出都是难事一桩,更不用说那些本就不熟悉地形的外来人员。
外来人员无法出入,导致当地的经济文化都无法与外界相沟通。新鲜的外来水果无法进入,当地人民的饮食口味就很单一。突然有一天辣椒的引进就很让人惊喜。这是一种与从前完全不同的味觉体验,况且辣椒本来就有让人欲罢不能的能力。
因此四川人对辣椒的追求最开始就是寻求的味觉满足。湖南与四川的地形特征大不相同。湖南省的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水热条件优越,十分适合农业的发展,加上交通便利,因此湖南是不缺各种菜式来满足味蕾的。但是水热条件的过于优越,加上水热周期,导致湖南的气候条件十分湿热。
尤其是夏天,空气湿度高。而湖南人民从清朝开始就有水田耕种的农业模式,长期泡在水里,空气又格外湿热,导致身体里的湿气排不出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格外的“潮”。潮气排不出身体就十分容易生病。这时候辣椒的出现仿佛给亟待身体湿气排出的湖南人一剂良药。
辣椒本身具有祛湿散寒的功效,是缓解症状的良方。辣椒的出现在那个时代仿佛给深受湿气困扰的湖南人民带来了光明。
总体来说,四川人的食辣文化追求的是味觉上的满足感,是超越以往追求更好的文化;如果说四川人追求的是享受,那么湖南追求的就是实用。辣椒于湖南人最开始就是祛湿散寒的良药,是可以调理身体的食材,只是在慢慢的发展中才被赋予了更多使用上的意义。
四、结语
即使是同时引进同一样物品,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各种因素的差异,在长期的发展中,这样物品也会发展出不一样的文化。辣椒即是这样物品的一个代表。同样是16世纪进入当地的辣椒,由于湖南与四川地形因素,气候条件等不同,在两地最终还是发展出了迥异的食辣文化。